虚拟座舱系统始于1997年,当时的虚拟座舱系统采用Virtual Research 6型头盔,Flock of Birds六自由度跟踪器。在2000年底某机构组织的课题鉴定会上,鉴定专家一致认定“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结构的虚拟座舱系统解决了双目成像中左、右眼独立成像的计算进程的同步与数据一致性、平滑处理和滞后补偿问题,实现了虚拟座舱内驾驶员的头和手位置、姿态的视觉跟踪,头盔中的三维立体的图像具有较逼真的沉浸感。其总体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和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并为今后VR技术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中的虚拟座舱是本实验室的第二代虚拟座舱系统,从2003年起开始研发。同第一代产品相比,第二代座舱系统除了具有仿真座舱座椅以外,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头盔显示器的分辨率提升为1024 X 768,数据手套添加了触觉反馈,系统的视觉效果,操控性,虚拟作舱内的交互,仪表的真实感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通过采用头盔式显示器 (Head Mount Display,HMD) 和数据手套 (Data Glove) 取代常规飞行模拟器的实物座舱及操纵机构,使虚拟座舱系统在座舱布局结构以及仿真显示功能上具有较强的柔性。在硬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软件及数据库就可适应不同机种或不同仿真功能的仿真任务。同时虚拟座舱的价格比常规模拟器要低的多。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多种工程应用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属于成熟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项目中。
当前